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5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401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218篇
  338篇
综合类   1796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465篇
园艺   257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防治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有效药剂及其降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树下土表施药防治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取代药剂。用毒土法测定了分属4类的13种药剂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触杀毒力,其结果以毒死蜱、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毒力较高,LC_(90)值依次为18.38、22.48、35.95、47.63及49.57 mg·kg~(-1),甲氰菊酯、丙溴磷、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氰戊菊酯、马拉硫磷、丙硫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LC_(90)值处于77.11~205.86mg·kg~(-1)之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毒力较高的毒死蜱、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半衰期分别为8.28、11.37、10.17及19.70天。欲达30天的有效控制期,按LC_(90)值计算,这4种药剂在土壤中的初施浓度应分别为226.36、139.90、278.03及346.81mg·kg~(-1)。从药剂毒力、降解速率、相同控制期所需剂量及应用成本综合评价,毒死蜱、三唑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C103和B37)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故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适性。对CB37和CC103的处理中,1∶60处理组效果均表现为较好,POD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3.
不同灌溉制度对覆膜春玉米的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处理下覆膜玉米的耗水规律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相同时,灌水次数的变化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灌溉次数较多的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波动幅度较小,土壤水分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相同的灌水次数下,适当增加灌溉定额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作物产量,但超过一定值之后,产量并无显著提高.玉米的耗水量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玉米在拔节~抽雄、抽雄~乳熟期的耗水量最大,对水分亏缺最敏感,是需水关键期.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4.
通过野外考察、查阅文献和标本鉴定,对中国帕米尔高原黄耆属(Astragalus L.)植物进行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有黄耆属植物23种,其中神圣黄耆(Astragalus dignus)是中国新记录种,高山黄耆(A.alpinus)是中国帕米尔高原新记录种。对物种学名的考证发现,以前国内文献记载的产于本区的A.mendax,A.alatavicus,A.laspurensis分别是A.charguschanus,A.pamirensis,A.petraeus,同时也采集到了A.laspurensis的标本,证实本种在该区确有分布。同时还给出了23种黄耆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并对其生境和分布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5.
树干注药后吡虫啉在核桃组织中的分布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吡虫啉经树干注药后在核桃树体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树干注药后吡虫啉在核桃树体内具有较好的传导、分布性能,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叶片>果皮>果仁。吡虫啉在核桃树体内残留期较长,注药后60 d时,药剂在核桃叶片、果皮和果仁中的含量分别为0.256、0.178 和0.046 mg/kg;注药后80 d时,吡虫啉在叶片、果皮和果仁中的含量均小于0.05 mg/kg。根据吡虫啉在核桃果仁中的残留量变化动态及国外相关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建议在利用吡虫啉树干注药防治核桃害虫时,注药时间距核桃采收期应大于60 d。  相似文献   
136.
由中国科学院穆兴民博士组织,众多青年学者参与的<水肥耦合效应与协同管理>一书已由中国林业科学出版社出版.读完全书,有许多感想,联系我(第一作者)留学英国期间了解的precise农业动态,谈谈对此著作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为实现精密播种作业中播种下压力和播深的实时监控和质量评价,设计了一种多行播种机下压力和播深CAN总线监控与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基于角度和轴销传感器的播深和下压力测量装置,优化设计了液压驱动和分区控制的气压驱动装置,开发了基于CoDeSys(Controlled development system)编程环境的智能终端交互界面和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程序,实现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的作业参数监测控制和质量评价。通过搭建的室内试验台完成了播深和下压力静态建模试验,建立了适应不同设定播深的下压力测量模型。分区控制系统响应测试试验表明,在调节范围(0.2~0.6 MPa)内,系统超调量低于5.97%;响应时间与控制行数和设定气压正相关;在设定气压(0.1~0.6 MPa)范围内,6行播种机调节时间不超过2.35 s。为测试系统工作性能,在25、50、75 mm 3种设定播深下,对左区控制(600 N)、右区控制(300 N)、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4种控制方式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土壤压实和播种下压力控制效果试验表明,主动分区控制方式可实现更为稳定的土壤紧实度,且在浅旋地块环境下,右区控制方式可达到最优的下压力稳定性,其控制合格率不小于95.78%;播深控制效果试验表明,随着设定播深的增大,播深质量显著降低,在设定播深25~75 mm范围内,左区控制、右区控制、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对应的最小播深合格率分别为91.92%、92.53%、70.44%和58.72%,对应的最大标准差分别为2.22、3.11、3.69、7.70 mm,对应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52%、4.40%、4.96%和14.01%。相比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分区控制系统提高了单体下压力和播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0.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作业地形复杂,传统电液悬挂控制系统地形适应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横向姿态可调的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仿形控制系统。根据丘陵山地拖拉机仿形控制作业需求,在传统悬挂结构基础上加装一个液压驱动旋转装置,设计了一种仿形悬挂机构,基于液压多点动力输出技术设计了带有负载反馈的闭心式液压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死区的经典PID算法的控制方法。通过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仿形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电液悬挂仿形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0°~11°阶跃信号的作用下,调整时间约为0.4s,几乎无超调,系统稳定后农机具横向倾角约为11.1°,稳态误差约为0.1°,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传统拖拉机的液压悬挂装置进行改装,将原来的手柄操纵式液压悬挂装置改装成带有虚拟终端的电液悬挂控制系统,搭建了仿形控制试验台并进行了室内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调整时间约为2.2s,几乎无超调,系统稳定后农机具横向倾角约为11.2°,稳态误差约为0.2°,在系统允许误差(0.5°)范围内,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仿形控制系统调节的快速性与稳定性,满足拖拉机等高线坡地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